“考研热”为什么一直不降温 你的考研动机是什么

策划|刘冷丝栏目|丝说考研

2019年考研报名开始了,伴随着众多学子加入考研大军的行列,考研是否是理性行为也一直处于争论之中。

“考研热”一直处于持续升温之中。你的考研动机是什么?为了就业?为了升职?为了一座城市还是一个人?

其一,个人生存压力迫使大学生走上考研的道路。

就大多数情况来看,迫于生存的压力导致大学生考研,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研动机。

高校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速度大大超过我国经济、基础教育等的增长速度,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质量的下降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和改变生存空间,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毅然决然选择考研,接受更高的教育、获取更多的知识、获得更高的学历和文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将来立足于大城市做准备。

于是,这就就出现了大学生“考研热”的社会现象。

其二,高学历意味着可以挣更多的钱,即“经济理性”引导大学生选择考研。

改变生存空间、改善生活质量是普通家庭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的根本动力,是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初衷和目的,但对于那些家庭条件良好、没有求职压力的大学生仍然选择了攻读研究生,这又该如何解释?

高校研究者调查分析发现,很多大学生不仅考虑生存的需要,更多的是考虑到更好的发展

的需要,即他们还具有经济理性,并且经济理性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考研的重要原因。某种程度上,知识和经济存在着某种转换,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研究生学历意味着挣更多的钱和较为稳定的工作和生活。

然而,教育专家指出其中的弊端:“这违背了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不仅不利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进步和发展,也不利于提升广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更不利于中国的发展壮大。

其三,从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考研的动机是因为社会对高学历高度重视,发展空间更大。

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和学历,等级观念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金钱和职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如在中国教师、医生、律师等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而那些学历水平低的人往往被界定为社会的底层。

21世纪,国家对教育和人才高度重视,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随之不断增大,而且学历成为入职的敲门砖。因此,广大大学毕业生一方面出于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基于对自身提升的追求,选择了继续深造。研究

生阶段,他们通过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和会议有机会和学术领域里的高层次人员接触,扩大自身的交际范围,提升学术素养。

现阶段,研究生的社会地位相对本科生较高一些,尤其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他们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大学生们在考虑生存理性和经济理性的同时,更多更重要的是考虑自身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客观衡量考研的利与弊,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考研,不应盲目追风,理性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同时,高校也应该对在读的研究生加强教育,引导在校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鼓励自主创业,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gong2022

gong202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