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消灭了知氏,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晋君只保有绛和曲沃两小块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

2.五德终始说

战国末期阴阳家学派创始人邹衍提出的历史循环学说。邹衍把阴阳与五行相胜配合起来,提出五德终始的循环论和命定论,认为土、木、金、火、水五行就是五德,历史上的每个朝代代表其中一德,按照五行相胜的次序,互相更替,周 而复始。秦始皇是第一个实行这种学说的,认为周得火德,秦得水德,水能克火,故秦代周。秦始皇采用五德终始说是用以证明他代周的必然性和实行法治的合理性,为专制主义皇权寻找思想理论根据。

3.秘密立储

清代雍正帝以后皇位继承制度。清朝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初无定制,雍正继位后,遂创行秘密立储制,他写下储君之名,密封藏于匣内,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写一道由内务府收藏,以备核对。秘密立储是清朝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它的特点在于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不受“嫡长”传统观念约束,并且彻底排除了统治集团中任何其他势力、个人对建储一事的干扰,是皇权强化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秘密立储之法于传子之中寓传贤之意,起到了杜绝储位纷争、保持政局稳定的作用,比前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更具合理因素。

4.《讨粤匪檄》

湘军领袖曾国藩于1854年2月在湖南衡阳誓师征讨太平天国时发布的战斗檄文。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清政府的八旗部队和绿营兵战斗力低下,无法剿灭起义。清政府下令各地可以自办民团,协助政府围剿太平天国。1854年2月, 湘军倾巢出动大举进攻太平军,曾国藩发表《讨粵匪檄》。在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起义是“荼毒生灵”。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理学大师,有强烈的经世致用意识,该檄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理学思想。檄文将清政府同太平天国的对抗,上升到文化对抗和维护名教的层面,以动员一切势力(尤其是知识分子)镇压太平天国。该 檄文不仅是曾国藩个人意志的表述和湘军的出师战斗檄文,也是理学经世派向太平天国 全面反攻的文化宣言。

5.西原借款

1917-1918年,段祺瑞政府和日本寺内正毅内阁之间的一系列公开和秘密借款的总称。1917年,段祺瑞为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先后以各种名义向日本借款。其中,日本寺内正毅内阁顾问西原龟三以私人身份六次来华,同中国交通总长曹汝霖等经办八次借款,通常称“西原借款”。通过这些借款,日本攫取了中国东北和山东的铁路权和矿产、森林资源开采权。

6.第一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951年秋至1952年秋开展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1951年 11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的指示》,要求在学校教职员和高中以上学生中普遍开展学习运动,号召他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联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并指出这次运动的目的,主要是分清革命和反革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此后运动由教育界逐步扩展到文艺界和整个知识界。

7.苏美尔文明

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城市文明早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如欧贝德、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捷姆迭特·那色等。城市的建立,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向文明时代的过渡。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由农村到城市的发展过程进一步加快了,到公元前 3100~前2800年,两河流域南部已经形成了数以十计的城邦(即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城市国家),主要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伽什、乌玛、苏鲁帕克、尼普尔、基什、西帕尔等。

8.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政教合一的帝国。中国史书上称之为“大食”。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共存在600多年,主要有神权共和时期和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1258年蒙古入侵,阿拉伯帝国灭亡。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影响深远。

9.重商主义

15至18世纪西欧国家的一种经济政策和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经济学说。亚当?斯密称之为“商业的或重商的体系”,故名。中心内容是:货币拥有量是国家贫富的标志,发展对外贸易以获取金银是积累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国家采取鼓励制成品出口、颁布航海法令、大力发展航海业和军需工业、奖励造船、给予贸易公司以垄断特权等方法直接干预经济。早期重商主义持货币差额论,主张禁止硬币输出,增加金银输入;晚期重商主义持贸易差额论,主张发展制造业,扩大外贸出超,以获得大量货币输入。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意识形态,错误地认为利润来自流通过程,但其对商业保护主义政策在当时曾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重商主义逐渐废弃。

10.海地革命

1790-1804年海地人民反对法国、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革命。1791年,海地角附近盖门森林黑人奴隶起义,揭开了海地革命的序幕。经过12年的浴血奋战,海地起义军打败了法国、西班牙和英国三大殖民强国的侵略军。1803年,海地正式公布《独立宣言》。1804年1月1日,德萨林在戈纳伊夫正式宣布海地独立。海地革命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从而为拉丁美洲各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事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1.国际联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建立国联的决议,1920年1月10日国联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国联成立后,先后有63个国家加入国联,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因而未参加国联。然而届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三、论述题

1、论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但自魏晋以来,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再加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江南,以及江南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所有这些都促使南方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东汉末年起,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最终完成。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发展;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来说其过程为:

(1)东汉末至三国时吴国对江南的开发。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牛耕之法、水利灌溉事业都推广到江南地区。汉末中原大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为江南增加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工具和先进技术,这为吴国对江南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全国总的经济发展看,这一时期江南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开发仅限于平川和交通发达的地区。吴立国之后,在江南的广大地区建立屯田,奠定了江南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大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黄河流域战火连绵,北方人民举族南迁,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峰。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人民共同致力于江南的发展。农业方面,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农作物种类的增多以及种植方法的改进,使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造纸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商业方面,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建康、成都等都有非常繁荣的商业,还出现了用于商品交换的市场。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地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安史之乱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而南迁,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的势头,其总体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纺织业、造纸业、造船业、茶叶生产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出现了扬州、益州等商业城市。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夜市。

(4)五代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五代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南方各政权比较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吴和南唐以及吴越,经济发展更为显著。五代南方都重视发展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生产方面也各有新的发展,南方的商业也相当活跃。总之,全国的经济重心,经过五代,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5)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是靖康之变后,中原战乱再起,随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的高峰。“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南方经济也随之出现了第三次飞跃。农业方面,水利建设、生产技术、种植方法、粮食产量等都迅速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造船业、制瓷业等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商业极其繁荣,如江浙一带已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商业中心。自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 最终完成。

(二)影响: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同时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2、论述中国近现代海疆问题

中国近现代海疆问题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它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海外扩张而逐步形成。清代前期主要实行“重西北轻东南”的防御战略,对于东南海疆,特别是在收复台湾之后,清代主要采取保守防御的方针。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海疆问题日益加剧,主要围绕台湾问题展开: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至洋务运动前夕,中国海疆问题逐步显现。两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逐步重视对于海疆的治理,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日本相继侵略台湾,是近代海疆问题加深的标志性事件。1867年,美国船员在台湾被杀,并派遣海军攻打台湾,但遭到了强力回击。美国攻台尽管失败,但转而支持日本侵台。1874年,日本设立“台湾事务局”,派遣海军攻台,清政府派军援台。尽管日本后来并未达到目的,但签订的《北京专条》,引起了清政府内部关于加强海防的议论。1874年,清朝内部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讨论,即近代史上著名的海防与塞防之争,此次争论改变了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重陆轻海”的国防战略思想,对中国近代国防的重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874年,台湾事件使清政府下决心加快新式海军筹建的步伐。此后清政府决定建立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并将琉球改为冲绳县,使中国的海防问题加剧。此一时期,西方列强也开始染指南海诸岛。1883年,德国间谍船进入我国南沙、西沙海域,进行非法测量。

(二)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使中国的海疆问题进一步加剧。1885年,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1885年中法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备受打击,马尾海战中福建海军全军覆灭,同时法军侵台,封锁台湾海峡。此次失败,引起了清政府对于海防的重视,并将海防与台湾的战略地位联系起来,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台湾设立行省是清政府筹备海防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加强海防、巩固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加强中枢对台湾的管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在职期间,为加强台湾海防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近现代时期的海疆问题在晚清时期不断凸显,尽管清政府为此采取了一些防御措施,但都未能达到目的,特别是台湾及附属岛屿被割让后,中国的海疆问题进一步加剧。

3、与希腊罗马时代相比,西欧中世纪(11-14世纪)盛期,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一)自11世纪起,地处欧亚大陆西端的西欧未曾遭受侵略,社会的安定、外患的解除是西欧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因此11-14世纪成为中世纪西欧的盛期。这一时期,以采邑制(封建庄园)为主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随着农业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和商业逐渐兴起。较之古希腊罗马时期,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耕作采用三圃制和重型轮式犁,这使得劳动生产率可提高百分之五十以上,此外,其耕地分为两类,一类是贵族直领地(自营地),一类是农奴份地。采邑的多数居民是农奴,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未经领主许可不得离开采邑;同时,领主不能剥夺农民的财产,也不准把农民赶出他的份地。这些经济理论实践的重大变革,使西欧的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人口迅速增长,为城市和商业的兴起提供了前提。

(二)中世纪西欧形成了一批新兴城市,经济发展以城市为中心。西欧新兴的城市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最大的城市多在南欧。城市一般都兴起于国王或教俗封建主的领地,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庄园那样对待城市,行使其领主权,这导致了封建领主和商人的矛盾逐渐尖锐,甚至发展到武装冲突,到中世纪末期,所有的西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摆脱了封建束缚。

(三)与古希腊罗马相比,中世纪出现了行会,行会是中世纪城市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和社会互助组织。从经济上看,行会是城市兴起的产物。中世纪市场狭小,对产品数量、价格等不能不进行限制,否则无法进行正常再生产,所以行会在保障小商品生产方面有进步意义。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其保守性愈来愈明显,最后被手工工场制度代替。

(四)与古希腊罗马相比,中世纪的贸易中心集中在意大利、德意志和尼德兰,城市也更为集中,从而形成了两大国际贸易区,一是传统的地中海贸易区,由意大利商人控制,主要搞东西方中介贸易,一是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由弗兰德尔和德国的商人控制,主要经营各国的土特产。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汇兑和信贷业务也发展起来,从而促进了银行业的出现。

4、评述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冷战期间,美国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产生于40 年代末的正统学派,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由的“共产主义侵略”作出的 “勇敢反应”,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第二种是产生于60年代的修正学派,认为冷战是由美国最先引起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其物质基础是在二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经济力量;第三种是产生于70年代的后修正学派。该学派认为,冷战 是由美国和苏联双方作用的结果,他们认为战后苏联的行动是“矛盾的”“防御的”,其能力也是有限的,而杜鲁门政府曲解了苏联的行为,忽视了斯大林的保守主义,夸大了苏联的威胁,错误地把第三世界的反殖民主义运动看作是苏联扩张共产主义的工具,导致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失误。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学者又提出一些观点,大 致分三种:第一种观点重申美国早期正统学派的观点,强调是苏联挑起的冷战;第二 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综合引起的,是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等方面对立的结果。第三种观点认为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 的,而是美苏双方对战后国际形势错误判断造成的。

冷战结束前,中国史学界围绕冷战起源问题的一致共识是,美国是挑起冷战的 罪魁祸首。冷战结束后,中国学者对冷战的起源问题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 不少新观点,总的来看,有以下几点:(1)认为冷战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2)认为英国在冷战起源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消灭了知氏,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晋君只保有绛和曲沃两小块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

2.五德终始说

战国末期阴阳家学派创始人邹衍提出的历史循环学说。邹衍把阴阳与五行相胜配合起来,提出五德终始的循环论和命定论,认为土、木、金、火、水五行就是五德,历史上的每个朝代代表其中一德,按照五行相胜的次序,互相更替,周 而复始。秦始皇是第一个实行这种学说的,认为周得火德,秦得水德,水能克火,故秦代周。秦始皇采用五德终始说是用以证明他代周的必然性和实行法治的合理性,为专制主义皇权寻找思想理论根据。

3.秘密立储

清代雍正帝以后皇位继承制度。清朝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初无定制,雍正继位后,遂创行秘密立储制,他写下储君之名,密封藏于匣内,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写一道由内务府收藏,以备核对。秘密立储是清朝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它的特点在于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不受“嫡长”传统观念约束,并且彻底排除了统治集团中任何其他势力、个人对建储一事的干扰,是皇权强化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秘密立储之法于传子之中寓传贤之意,起到了杜绝储位纷争、保持政局稳定的作用,比前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更具合理因素。

4.《讨粤匪檄》

湘军领袖曾国藩于1854年2月在湖南衡阳誓师征讨太平天国时发布的战斗檄文。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清政府的八旗部队和绿营兵战斗力低下,无法剿灭起义。清政府下令各地可以自办民团,协助政府围剿太平天国。1854年2月, 湘军倾巢出动大举进攻太平军,曾国藩发表《讨粵匪檄》。在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起义是“荼毒生灵”。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理学大师,有强烈的经世致用意识,该檄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理学思想。檄文将清政府同太平天国的对抗,上升到文化对抗和维护名教的层面,以动员一切势力(尤其是知识分子)镇压太平天国。该 檄文不仅是曾国藩个人意志的表述和湘军的出师战斗檄文,也是理学经世派向太平天国 全面反攻的文化宣言。

5.西原借款

1917-1918年,段祺瑞政府和日本寺内正毅内阁之间的一系列公开和秘密借款的总称。1917年,段祺瑞为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先后以各种名义向日本借款。其中,日本寺内正毅内阁顾问西原龟三以私人身份六次来华,同中国交通总长曹汝霖等经办八次借款,通常称“西原借款”。通过这些借款,日本攫取了中国东北和山东的铁路权和矿产、森林资源开采权。

6.第一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951年秋至1952年秋开展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1951年 11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的指示》,要求在学校教职员和高中以上学生中普遍开展学习运动,号召他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联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并指出这次运动的目的,主要是分清革命和反革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此后运动由教育界逐步扩展到文艺界和整个知识界。

7.苏美尔文明

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城市文明早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如欧贝德、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捷姆迭特·那色等。城市的建立,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向文明时代的过渡。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由农村到城市的发展过程进一步加快了,到公元前 3100~前2800年,两河流域南部已经形成了数以十计的城邦(即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城市国家),主要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伽什、乌玛、苏鲁帕克、尼普尔、基什、西帕尔等。

8.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政教合一的帝国。中国史书上称之为“大食”。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共存在600多年,主要有神权共和时期和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1258年蒙古入侵,阿拉伯帝国灭亡。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影响深远。

9.重商主义

15至18世纪西欧国家的一种经济政策和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经济学说。亚当?斯密称之为“商业的或重商的体系”,故名。中心内容是:货币拥有量是国家贫富的标志,发展对外贸易以获取金银是积累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国家采取鼓励制成品出口、颁布航海法令、大力发展航海业和军需工业、奖励造船、给予贸易公司以垄断特权等方法直接干预经济。早期重商主义持货币差额论,主张禁止硬币输出,增加金银输入;晚期重商主义持贸易差额论,主张发展制造业,扩大外贸出超,以获得大量货币输入。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意识形态,错误地认为利润来自流通过程,但其对商业保护主义政策在当时曾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重商主义逐渐废弃。

10.海地革命

1790-1804年海地人民反对法国、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革命。1791年,海地角附近盖门森林黑人奴隶起义,揭开了海地革命的序幕。经过12年的浴血奋战,海地起义军打败了法国、西班牙和英国三大殖民强国的侵略军。1803年,海地正式公布《独立宣言》。1804年1月1日,德萨林在戈纳伊夫正式宣布海地独立。海地革命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从而为拉丁美洲各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事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1.国际联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建立国联的决议,1920年1月10日国联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国联成立后,先后有63个国家加入国联,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因而未参加国联。然而届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三、论述题

1、论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但自魏晋以来,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再加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江南,以及江南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所有这些都促使南方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东汉末年起,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最终完成。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发展;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来说其过程为:

(1)东汉末至三国时吴国对江南的开发。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牛耕之法、水利灌溉事业都推广到江南地区。汉末中原大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为江南增加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工具和先进技术,这为吴国对江南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全国总的经济发展看,这一时期江南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开发仅限于平川和交通发达的地区。吴立国之后,在江南的广大地区建立屯田,奠定了江南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大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黄河流域战火连绵,北方人民举族南迁,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峰。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人民共同致力于江南的发展。农业方面,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农作物种类的增多以及种植方法的改进,使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造纸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商业方面,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建康、成都等都有非常繁荣的商业,还出现了用于商品交换的市场。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地区也得到一

定程度的开发。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安史之乱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而南迁,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的势头,其总体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纺织业、造纸业、造船业、茶叶生产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出现了扬州、益州等商业城市。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夜市。

(4)五代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五代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南方各政权比较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吴和南唐以及吴越,经济发展更为显著。五代南方都重视发展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生产方面也各有新的发展,南方的商业也相当活跃。总之,全国的经济重心,经过五代,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5)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是靖康之变后,中原战乱再起,随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的高峰。“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南方经济也随之出现了第三次飞跃。农业方面,水利建设、生产技术、种植方法、粮食产量等都迅速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造船业、制瓷业等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商业极其繁荣,如江浙一带已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商业中心。自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 最终完成。

(二)影响: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

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同时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2、论述中国近现代海疆问题

中国近现代海疆问题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它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海外扩张而逐步形成。清代前期主要实行“重西北轻东南”的防御战略,对于东南海疆,特别是在收复台湾之后,清代主要采取保守防御的方针。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海疆问题日益加剧,主要围绕台湾问题展开: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至洋务运动前夕,中国海疆问题逐步显现。两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逐步重视对于海疆的治理,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日本相继侵略台湾,是近代海疆问题加深的标志性事件。1867年,美国船员在台湾被杀,并派遣海军攻打台湾,但遭到了强力回击。美国攻台尽管失败,但转而支持日本侵台。1874年,日本设立“台湾事务局”,派遣海军攻台,清政府派军援台。尽管日本后来并未达到目的,但签订的《北京专条》,引起了清政府内部关于加强海防的议论。1874年,清朝内部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讨论,即近代史上著名的海防与塞防之争,此次争论改变了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重陆轻海”的国防战略思想,对中国近代国防的重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874年,台湾事件使清政府下决心加快新式海军筹建的步伐。此后清政府决定建立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并将琉球改为冲绳县,使中国的海防问题加剧。此一时期,西方列强也开始染指南海诸岛。1883年,德国间谍船进入我国南沙、西沙海域,进行非法测量。

(二)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使中国的海疆问题进一步加剧。1885年,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1885年中法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备受打击,马尾海战中福建海军全军覆灭,同时法军侵台,封锁台湾海峡。此次失败,引起了清政府对于海防的重视,并将海防与台湾的战略地位联系起来,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台湾设立行省是清政府筹备海防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加强海防、巩固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加强中枢对台湾的管辖,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在职期间,为加强台湾海防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近现代时期的海疆问题在晚清时期不断凸显,尽管清政府为此采取了一些防御措施,但都未能达到目的,特别是台湾及附属岛屿被割让后,中国的海疆问题进一步加剧。

3、与希腊罗马时代相比,西欧中世纪(11-14世纪)盛期,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一)自11世纪起,地处欧亚大陆西端的西欧未曾遭受侵略,社会的安定、外患的解除是西欧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因此11-14世纪成为中世纪西欧的盛期。这一时期,以采邑制(封建庄园)为主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随着农业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和商业逐渐兴起。较之古希腊罗马时期,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耕作采用三圃制和重型轮式犁,这使得劳动生产率可提高百分之五十以上,此外,其耕地分为两类,一类是贵族直领地(自营地),一类是农奴份地。采邑的多数居民是农奴,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未经领主许可不得离开采邑;同时,领主不能剥夺农民的财产,也不准把农民赶出他的份地。这些经济理论实践的重大变革,使西欧的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人口迅速增长,为城市和商业的兴起提供了前提。

(二)中世纪西欧形成了一批新兴城市,经济发展以城市为中心。西欧新兴的城市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最大的城市多在南欧。城市一般都兴起于国王或教俗封建主的领地,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庄园那样对待城市,行使其领主权,这导致了封建领主和商人的矛盾逐渐尖锐,甚至发展到武装冲突,到中世纪末期,所有的西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摆脱了封建束缚。

(三)与古希腊罗马相比,中世纪出现了行会,行会是中世纪城市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和社会互助组织。从经济上看,行会是城市兴起的产物。中世纪市场狭小,对产品数量、价格等不能不进行限制,否则无法进行正常再生产,所以行会在保障小商品生产方面有进步意义。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其保守性愈来愈明显,最后被手工工场制度代替。

(四)与古希腊罗马相比,中世纪的贸易中心集中在意大利、德意志和尼德兰,城市也更为集中,从而形成了两大国际贸易区,一是传统的地中海贸易区,由意大利商人控制,主要搞东西方中介贸易,一是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由弗兰德尔和德国的商人控制,主要经营各国的土特产。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汇兑和信贷业务也发展起来,从而促进了银行业的出现。

4、评述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冷战期间,美国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产生于40 年代末的正统学派,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由的“共产主义侵略”作出的 “勇敢反应”,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第二种是产生于60年代的修正学派,认为冷战是由美国最先引起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其物质基础是在二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经济力量;第三种是产生于70年代的后修正学派。该学派认为,冷战 是由美国和苏联双方作用的结果,他们认为战后苏联的行动是“矛盾的”“防御的”,其能力也是有限的,而杜鲁门政府曲解了苏联的行为,忽视了斯大林的保守主义,夸大了苏联的威胁,错误地把第三世界的反殖民主义运动看作是苏联扩张共产主义的工具,导致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失误。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学者又提出一些观点,大 致分三种:第一种观点重申美国早期正统学派的观点,强调是苏联挑起的冷战;第二 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综合引起的,是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等方面对立的结果。第三种观点认为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 的,而是美苏双方对战后国际形势错误判断造成的。

冷战结束前,中国史学界围绕冷战起源问题的一致共识是,美国是挑起冷战的 罪魁祸首。冷战结束后,中国学者对冷战的起源问题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 不少新观点,总的来看,有以下几点:(1)认为冷战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2)认为英国在冷战起源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gong2022

gong202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