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考研3年,同学考公30次 越是优秀的人,越在拼命努力

??日本儿童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说: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爱因斯坦也曾说: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这个社会上,越是厉害的人,往往越能吃苦、越有毅力、越勤奋,也比大多数人更努力。

逐年壮大的“考研大军”,说明了什么?

今年,我国考研人数达到了341万人,比去年新增51万人,增长比例为17.59%。

有人感慨: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本科越来越不值钱了!

网友们也纷纷表示:心疼现在的孩子,研究生真的越来越难考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跟朋友聊到今年的考研,朋友说:现在什么考试不是人多啊,考研的、考公的、考教师的、考各种技能证书的,五花八门。

毕业几年后发现,考试,好像是成了职场的“标配”,似乎你上班的同时不去考个试,很快就要被别人甩几条街了。

考研名师考研曾说:“大学教育对于劳动力市场而言,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培养人才,而是鉴别人才,把人划成三五九等后,向用人市场传递价格。”

不得不承认,对普通人而言,学历上差一点,人生很可能就差一大截。

回头看看那些小时候和你一起长大,后来没上大学甚至连高中都没上的人,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现代社会早就过了拼“资历”的年代,年轻人一波接一波地涌来,所谓“不进则退”,想要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得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这个时代,年轻人普遍危机感很重

同事小阳,考研3年,每次都差一两分,现在仍继续努力着。白天上班,晚上加完班后回到家继续复习,前几次考的英语,这次转战法律方向,打算明年考深大的研究生。

同学小晴,也是一边上班一边备考事业单位,经常连续好几个周末都在考试,这几年前前后后参加的考试不下100次,还在继续战斗的路上。

上班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去考试?

看着同事们来来去去,看着自己几年不动的工资,看着每一家企业的招聘要求都是“35岁以下”,想到自己可能40岁不到就要面临失业……再看看高房价,看看养儿育女所需的开销,看看现代医疗费用的高昂,危机感与不安全感扑面而来。

焦虑,不只是存在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身上,现在的年轻一代,同样辛苦而焦灼。

曾经我们在学习生涯里“看不上”的工作,现在都成了大家趋之若鹜去追随的“保障”;那些年我们混过的日子、偷过的懒、落下的学习、错过的考试,现在都一件一件地还了回来。

工作之余再去考试、去做别的事情,很累,但是你还是得去做。因为比你优秀、比你厉害、前景比你好的人,都仍在努力,你又有什么资格懈怠?

学习的苦和生活的苦,总要选一样吃

郎平曾说:“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341万的考研大军,能个个都考上么?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那些奔波在考研、考公、考教师、考证书路上的人,最后会成功么?未知。那为什么还要去做,为什么还要努力?

很喜欢一位考司法的朋友说的一句话:其实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那个学习的过程。可能努力了那么久,你还是没考上,但那又怎么样呢?至少你在努力的路上,学到了知识,感觉到了充实,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学会了坚持,甚至想明白了方向。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都知道学习有用,却还是有那么多人不愿意学习?

高赞回答是这样的: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而生活的苦你躺着它就来了。

是啊,如果学习的苦人人都能吃下来,那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吃生活的苦了。这就是主动学习、考试的意义所在。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明白:只有逼自己优秀的人,才能过上骄傲的生活。

没有稳定的工作,自我提升是唯一的出路

今年年初,美团上海裁员30%-40%,技术负责人也走了;知乎裁员20%,离职员工纷纷抱团取暖。大公司尚且如此,小公司就裁得更惨了。

前些年,唐山市取消了多个高速公路收费站,一位收费员大姐哭了,她说:“我都35岁了,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干!”曾经,中兴一位老员工在知道自己被辞退后,选择跳楼轻生。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下,各种压力像大山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如果这个时候工作再出点岔子,那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所以,现在才会有那么多的“斜杠青年”,那么多的考研考公大军、考公大军、考各类证书大军,未雨绸缪,奔波在寻找一份更为“稳妥”的工作上。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没有哪份工作是真正稳定的,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保持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让自己一直在前进,才能游刃有余地在各个岗位上跨越、晋升。

把希望寄托在一份随时可能有变动的工作上,不如寄托在自己身上。

做好准备,趁着年轻好好提升自己,多给自己找几条出路,人到中年,才不至于输得太惨。

趁着年轻,好好吃苦,主动去吃苦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但我还是希望:

40岁时,你不用担心突然的失业、意外的家庭变故,晚上能够睡个好觉;

60岁时,你的身体依旧健康,子女孝顺,银行卡上的余额让你充满安全感。

而这一切的前提,必然是你在20岁到40岁也一直在努力和勤奋,把风险与动荡都提前挡在了门外。

英国有句谚语:路太平坦,只能带你去到平淡的地方。

趁着年轻,好好吃苦,主动去吃苦,朝着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和那些比你厉害的人一样去努力、去奋斗,那么未来,你也将无所畏惧。

gong2022

gong202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