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研选志愿 是优先学校还是优先专业 地域、学校和专业之间…

??我国普通高校有2700余所,各种专业数量也平均在500种左右,面对这么庞大的数字,填报志愿就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搞明白三个原则问题后,这个复杂的问题实际就比较简单了。但务必把三个原则都看完,才能真正明白。

学校第一

专业上不必坚持、纠结

地域是影响学校与专业选择的“关键”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毫无疑问,学校第一

在报志愿上,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我的答案很明确,学校优先,专业第二。原则上能上985,不上211,以此类推。

为什么要把学校放在第一位?

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院校的评价,实际只有以下几个硬标准,首先985,其次211,双一流,再次是本科、专科等等。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一再说不能搞就业歧视,但在招聘时,用人单位经常会对应聘者的毕业学校有要求,即便不敢公开说,也会悄悄地立下这个规矩。

搞清楚为什么用人单位讲究出身的问题,我们就更明白为什么要学校优先了。

1999年大扩招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2018年,我们招了790万人,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市实际录取率超过了90%,既包括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也包括海南,内蒙古等落后地区,考不上大学已经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马上迈入普及化时代。

对于这个数字大家如果没有概念,我列举几个数字。2018年,毕业大学生820万人,回国留学生51万人,合计871万人,2018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100万人,意味着80%的新增劳动力都是大学生了,这其中大约一半是本科以上学历。2019年,国家再次决定扩招100万高职学生,今年全国都会出现招生计划等于或者高于报名人数的情况。

理论上,看出身是错误的,但在人人都是大学生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又何必从头筛选呢?给毕业学校设一个门

槛,起码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另外,加之高考越来越水平化,简单化,录取上采取平行志愿,大学分层越来越严重。最后,大学又普遍“出口”把关不严,几乎没有淘汰率,于是大家只好回头看“进口”,起码“进口”还是有明确的门槛的,这是大家看出身的根本原因。因此,看学校出身只能越来越多,而不会减少。

不仅企业,各级政府都是如此。2018年,上海修改落户积分政策,清华、北大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注意,这个政策强调的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包括硕士博士。为什么?2018年清华本科只招收了3600人,但研究生招收了7400人,北大大概也如此,清华北大含金量最高的是本科。

也是2018年,石家庄推出的吸引人才的计划中,毕业于985院校的学生不仅落户优惠,而且购房不限购,政府还有补贴,租房也给补贴,去旅游景点免票,坐地铁也免票。

此外,考研时看出身更为明显。现在大批优秀高校在硕士生招生中,一半生源都是推免生,不以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分数去录取,类似于高考的自主招生。在一些著名高校,部分专业几乎100%是推免生,社会考生没有任何考试的机会。

最早具有推免生资格的是985、211学校,后来逐渐扩张,但目前也只有300余所高校具有推免生资格,而推免资格的多少几乎和985、211同比,也就是说,大部分985院校所拥有的推免生比例是远远高于211院校的,以此类推,这实际上也是典型的看出身。推免生政策得到了多数导师的欢迎,根本原因还是整体质量比较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出身的大概率判断。也就是说,从今后考研究生的难易程度角度看,也更需要重视本科出身。

其实看出身是世界通则,不止中国。比如最近刚刚披露的信息,哈佛大学在录取时会在意你的父母亲朋是否也是哈佛的,在内部掌握的一份标准中,只有哈佛本科才能获得加分,研究生全部不算。原因也很简单,哈佛本科的申请录取比只有5%左右,但到了硕士层面,平均下来基本就达到40-50%了。清华讲究“几清团”,也是这个背景与原因。

更重要的是,本科是你的第一出身,一辈子也无法改变,因此需要更加重视。这和上世纪70、80年代不同,那时大学还很少,大学的分层也还没这么严重。

ps. 看出身肯定是错误的,我个人也反对,但现实如此,必须纳入考虑。

选学校时有哪些关键的尺子?

选择学校时,原则上先是985,其次是211,然后是“双一流”,最现实的是前两个指标。

虽然政府已经停止了985、211工程,但作为一个学校层面的衡量,短期内用人单位还是会坚持这两个基本指标的,未来有可能更换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前者实际上就是原来的985加3所新增高校,即新疆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后者是原来的211高校加新增的25所高校。只是“双一流”明确是动态评估,5年一个周期,有进有出,这是需要注意的。

有一所大学很特殊,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这所新兴的大学A+学科数达到18个,直逼清华北大,远远超过了浙大。

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新兴的、独立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如宁波诺丁汉,上海纽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这些学校虽然不是211、985,但整体质量要高出很多,发展前景也更好,值得特别考虑。

这里想提醒,一些985学校因为地域原因,性价比较好。第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仅在西北,还不在西安,而是杨凌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最早的一批985,比后来很多挤进985的高校其实更有资历,但其录取分数在很多省市大概只有211高校的水平,招办主任标榜自己是性价比最高的985。

一般来说,西北、东北地区的985高校录取分数都比较低,比如兰州大学,吉林大学等,但实力还是比较突出。

不必在意一本二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这里特别要提醒,在录取时的一本二本划分,是最坑人的,千万不要在意。一本二本不是一个严格的高校层次区别,其缘起只是各地招生办根据录取程序,比较好的学校先进场录取,然后第二批、第三批……

因此,一本二本从来都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没有哪个省与其他省一本二本的名录是一样的,有的学校在这个省参加一本录取,在另外一个省可能就是二本;同时,一部分学校在一个省既参加一本,又参加二本、三本录取,请问这算什么学校?

其实对于这类学校,恰恰需要充分利用。比如,如果有985学校部分专业在二本招生,那就赶紧去报,因为最后学校那块牌子最重要。如北大医学部护理专业曾经在北京就是二本招生,为什么不去先拿一个北大的招牌?

与其看一本二本,还不如看这所学校是否有研究生推免资格,更为实用。

对于更多考生来说,也许只能选择普通高校。这时,各个大学本质上区别不大,相对选择发达地区的学校好一些,比如上海,高校整体水平都比较高。

另外,选择校历悠久一些的大学。要知道,我们现在近60%的本科高校,历史不足19年,都是大扩招的产物。一般来讲,大学还是讲究文化积淀传承的,历史长的老本科学校,还是要优先选择。

如果更优选择专业

专业,是根本不必坚持的原则

Part.1

“学什么不干什么”是普遍现象

前面讲了选学校的原则,我的意见很明确,学校第一首选,对于专业,我的意见也很明确:不必太在意,不必坚持。

为什么?

有些人之所以这么在意专业,实际上隐含了两个根本不存在的道理。

首先,学什么就一定做什么吗?在意专业的原因,首先可能就在于认为学什么必然干什么。

对于很多纠结专业的孩子,我经常提醒他回去问问父母与父母周围的人,原来是学什么的,现在又在干什么。你会发现,多数人“学什么不干什么”,尤其对于优秀的人来说,这是全世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不止是中国。

习总书记在清华本科学的是化工,胡锦涛在清华学的是水利,朱镕基学的是电机,哪一个是你认为的管理、法律等等?有人说这是“天上的人物”,够不着,那我们再看看几个“地上的人物”。马云是学英语的,刘强东是人大社会学专业,YY的老板李学凌是人大哲学系毕业的,百度李彦宏当年上北大时专业是图书馆,后来图书馆系招生困难,就改名叫信息管理了。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学网络的,只有腾讯马化腾是学计算机的。

其次,很多人认为,选择决定了成功,决定了一生,于是更想知道哪个专业更容易成功,希望通过这次选择一劳永逸。

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个跑道上都有成功的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当然,每个人的资质是有限的,决定成功的,绝不是我们进入了哪个跑道,而是我们的努力与用心,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刚才举的很多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当互联网浪潮到来的时候,马云、刘强东这些文科生都抓住了机会,核心原因还是他们很努力,一旦机会来临,就给了他们充分展示的舞台。

讲个小故事,退休的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原来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但研究生转行学经济了,虽然没有成为互联网大佬,但他却成了财政部部长。同样,俞敏洪成绩优异,当年想去美国留学,却因为美国的拒签,留在了国内,但不甘于平庸的俞敏洪从托福培训入手,做成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公司。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什么不决定你的一生与职业,你能否在这个行业做到最优秀才是重要的。

Part.2

不必坚持专业的另外三个原因

除了以上两个不存在的逻辑外,我还想再谈三个因素,说说专业不重要的原因。

第一,你打算本科毕业就工作吗?

对于很多城市里的、家境好的孩子,基本是否定的,往往是读完研究生再说。若是如此,更不需要纠结专业了,读研究生再换专业,很多学校与老师更喜欢复合型人才,即跨专业的。

至于很多人说跨专业不好考研究生的问题,我觉得还是看你是什么专业,什么水平了。比如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多数导师更喜欢本科学数学的,而不是计算机。现在很多社会科学的专业,也更喜欢招收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比如社会学,因为传统社会学其实已经走入末路,未来必然是网络社会学。

第二,你确定想好了学什么吗?

其实对于多数考生来说,在这个年龄没有想清楚是正常的,甚至读半年后就后悔也是正常的。美国大学制度的一个优点就是宽口径培养,很多大学文理都在一个学院,原因之一就是考虑到很多人18岁时还没有想清楚到底想学什么,因此,这种宽口径培养,换专业如喝凉水,非常自由,往往在你选课过程中不自觉就完成了。国内很多大学,尤其是好大学越来越向这个方向靠拢,比如清华大学49个专业但是按16个大类招生,有个别大学则明确提出自由转换专业。

很多人喜欢强调兴趣的问题,理论上没有问题,只是我想提醒,你的兴趣靠谱吗?3年前你喜欢什么?1年前你喜欢又是什么?

第三,你对相关行业的认识是否准确?

与此相关,我们想学某种专业,往往是基于想从事某种行业,但很多人对于职业的认知往往是盲目和错误的,这尤其需要注意。比如今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类招生不足千人,但报名人数超过了6万,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影视明星的光环,没有看到背后大量的“陪葬”。

如果说影视明星这个职业还不典型的话,我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比如银行。很多孩子喜欢去银行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受影视作品与舆论影响,一谈到银行觉得高大上,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日常接触的人都是绝对的精英。但实际绝不是如此。

我曾经的一个学生,从985大学硕士毕业如愿去了一家银行,但不足半年他给我打电话说,陈老师我要辞职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我们要求前两年都必须做一线柜员,我头顶上就是一个监控镜头,刷一次微信被抓住了就是警告,三次我就会被停职。我这工作连犯人都不如,一干就是3年啊,我受不了。”实际上任何工作都特别需要一线经验,银行安排是没有错的,现在银行大多都是如此,新进的人全部在一线,比如站柜台,但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

因此,我经常建议很多学生,如果想从事哪个行业,最好去见习实习一段时间,多数孩子见习之后,打死都不想再从事这个行业了。

Part.3

哪个专业就业更好?

虽然“学什么不做什么”是普遍现象,但从微观看,在刚刚工作的3-5年之内,大概60%-70%的人还是会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联的行业。

那么,哪个专业就业好?

社会上很多专家给了很多建议,甚至细化到具体专业,有各种预测,其实,只要你是这个领域最好的,就业都会好,如果你自己不努力,即便是读最热门的专业,也可能找不到工作。在这里,我先讲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再说具体专业。

第一,花无百日红,没有绝对的热门专业,10年一个大周期

千万不要以目前的情况轻率地判断4-5年之后的就业情况,花无百日红,每个行业大概10年都有一个起落,有些行业可能都没有了。

举一个例子,上世纪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时,石化等能源行业萧条,工资都发不出来,读相关专业的人纷纷转行。我一个学化工的朋友的同学都转行了,他们班最后只有一个人没有成功转行。但15年后,这位同学却成了一个上市公司的副总经理。10年前,石化行业炙手可热,但是现在再次进入一个相对的低潮。

同理,我们大学毕业时,一等人出国,二等人去外企,三等去机关,四等人去国企。很多学生为了逃离国企,需要交一笔钱才能走,末流的人才去私企。但是现在,恐怕完全颠覆了,公务员、国企炙手可热,阿里巴巴、百度这种私企也是香饽饽,反而外企一落千丈。这实际也是一种钟摆效应。

第二,对行业与专业之间的关联关系需要有正确认识

比如你想去银行,很多人都会建议你学金融,但实际上,各大银行现在最喜欢的专业是数学、计算机、统计,而不是金融。

日前,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透露,他们去年新招的应届毕业生50%都是计算机、数学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金融、经济、管理等变成了一小半。同样,招商银行董事长李建红也披露,去年招商银行超过50%以上的人才是工科背景,不是金融等学科的学生。

与此类似的还有公共管理。之前,有一位公共管理学院的院长对中学家长说:“你们想当公务员吗?那就来我们公共管理学院吧”。当场就有家长笑出了声,为什么?大家可以去看看,近年中央各部委招收的公务员,在专业要求上有几个写着必须是公共管理专业?几乎没有。这个道理也简单,大量的公务员岗位实际是需要一个专业背景的,公共管理专业恰恰是没有专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想做公务员,恰恰要远离公共管理专业(本科阶段)。

从就业的大趋势来看,有一些专业大势可谈。

第一就是理工科专业。

无论哪个学校,工科专业就业都是最好的。对比2017年浙大硕士报考录取比,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科学专业报考录取比都高达2/30人比1,但到了一些工科专业,往往只有2/3人比1。南开大学同样,公共管理专业高达58:1,但是有些工科专业甚至是1:1。原因很简单,工科专业本科毕业就往往有比较理想的工作,但是文科专业,哪怕是211高校毕业也往往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不得不参加“二次高考”以提高竞争力。

美国也一样。美国对于国际留学生有一个OPT政策,即允许留学生在毕业后居留,有找工作与实习的时间。对于学STEAM专业的,如学数学、计算机、电气工程的学生,给3年时间慢慢找,找到了就可以留下来工作。但对于学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的学生,对不起,只能给10个月的时间,因为美国也不需要,希望你赶紧走人。

再微观一些,就是信息学科,比如与计算机关联的学科。

未来必然是互联网社会,数字社会,互联网+实际就是软件+,未来各种服务与应用和计算机互联网的渗透结合是必然的,更不要说人工智能了。因此,学习信息学科总体来说就业要远远好于其他专业,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和信息技术结合渗透,这会成为一个基本需求,通用需求。

Part.4

想不清楚时该怎么办?

两个建议。第一,学数学。

美国赤裸裸对华为下手后,华为老板任正非召开了一场记者会,在会上任正非多次谈到数学的重要性,对华为的重要性,谈到他的一个理想就是退休后去大学学数学。注意,华为是一个通信科技公司,为什么把数学摆到如此高的地位?在华为,有700多名数学家,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才让华为在技术上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美国的围剿打压下屹立不倒。

我们常说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数学是学科之母,我们从小学、小升初就开始拼数学,这是有原因,有道理的。相比其他学科,数学是最能衡量一个人的,因此,数学也是典型的百变学科,换专业时更受欢迎,比如转换为经济学,金融,管理等等,8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是学数学出身的。当然,你想换计算机等工科更没有问题,很多招收计算机学科研究生的老师,更喜欢要本科是数学的,无论是写程序还是人工智能,最后比拼的还是算法,也就是数学基础。

很多人对于学数学比较抵触,觉得难学。大家想想,学数学只是因为你想不清楚才选择的,主要是为未来考虑打算,不是让你以此为生,不是让你当第一名,不要发憷。

第二,学英语。

几乎任何技能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但惟独语言能力,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在实际工作中拿下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死功夫,没有捷径。但语言又是一个放大器,比如你是开出租车的,如果英语好会怎么样?同时,未来无论出国还是考研,英语都是必须过关的,对于很多学习浮躁的人,不如先花四年把英语拿下,也是一个不知道学什么时的选择之一。但我想特别提醒,学英语专业的话,在校期间最好同时辅修一个专业,毕竟英语只是一个工具专业。

推荐这两个专业的统一特点就是宽口径,为未来调整留下余地。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学科,比如物理等等。

一般不建议选择管理类专业。

对于多数高校的管理类专业,我是比较反对的,在某种程度上都有误人子弟之嫌。管理类专业更强调实践经验与实操,以及宏观的视野,非常不适合本科生去学。美国大学本科层面绝少管理专业,基本都是在硕士层面,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专业硕士。中国的管理类专业实在太多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等不一而足,而老师又多数没有实践经验,只会照本宣科。读这些专业,失业是正常的。

如果分数只能上一般层次大学

还是以专业为首选

我上面所说的学校第一,是基于有很多选择余地或者选择权的同学。如果你的分数只能上一个一般的应用型大学,甚至是三本或者高职高专,那么专业就比什么都重要了,因为这时学校的区别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第二,一定要选择技能型,应用性强的专业,比如计算机、软件工程等,最好不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如市场营销、行政管理之类。

当然,也有少部分同学,非常执着于某个专业、行业,如果你的确想清楚了自己想干什么,我恭喜你,坚决支持。哪怕是错了,也需要坚持,在未来再去调整,这也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地域,一个敏感关键的因素

Part.1

为什么地域这么重要?

学校与专业的原则都详细讲过了,但遇到地域,很多原则就不适用或者说有变化了。比如,一个发达地区的211大学与一个欠发达地区的985大学,应该选哪个?相信很多人会考虑发达地区的211,这就是地域因素在起作用。

讲究地域,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第一,个人发展问题,主要是眼界的问题,见世面的问题。在中国,没有比北京上海更发达的城市了,同时也是好大学最聚集的地方。你见的世面有多大,几乎决定了你的认知与定位。

其次,这些城市往往也是最有发展空间的地方。和美国多数学校在农村不一样,我国好大学聚集的地方,往往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未来就业等方面,显然更方便,更有机会。比如,就地实习就很便捷。

另一方面,越是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教育质量也往往越高,比如北京上海同层次的高校,要比其他地方高出很多,尤其是上海,我个人觉得水平最高,比北京的高校都高出一截。同理,江苏等地的高校也往往比中西部同档次高校高出一些。这背后应该还是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悬殊而导致的综合结果。

举个例子,上海交大与西安交大同出一源:交通大学。50年代,中央决定把交通大学西迁西安,在绝大部分院系已经搬迁完成,仅剩余一个系的情况下因故暂停。后中央批复在上海与西安分别建设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当时两个学校的差距是悬殊的,国务院文件中还特别要求西安交大援助上海建设上海交大。

但两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让这两所交大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节奏,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上海交大发展迅速,完全超越了西安交大。时至今日,无论从哪个指标看,西安交大都明显落后于上海交大。这固然有相关办学者水平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地域综合影响。

而对于北京上海的孩子,此条不适合你们。因为你们已经见过世面了,更需要的是历练,淬炼。建议你们最好离开本地去上大学,收获会更大,因为你们欠缺的不是眼界,是生活,是磨砺。

Part.2

地域上的具体建议

地域选择上,有两个原则或者说尺子。一个是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第二个是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其中第二个尺子往往是大家容易忽视的。

按以上标准,毫无疑问北京上海为首选,其次建议考虑杭州、南京、广州、天津等东部地区,再次是各大区的中心城市,比如中南地区的武汉,西北地区的西安等。

原因是,各大区的中心城市不仅经济发展比较好,还是高校的聚集地。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对高校的布局基本是按各大区布局的,形成了武汉、西安等高校特别聚集的地方,虽然这些地区还不够发达,尤其是西安,但老牌高校聚集,有着独特的教育文化优势。这类地区中心城市还有成都、沈阳等。此外,重庆也是当年布局时的双中心,值得考虑。

还有一些独特的非省会城市,最典型的是厦门、青岛、大连等地,这些地方不仅经济发达程度超过了所在省省会,而且都有至少一所著名高校,非常值得考虑。

我个人非常推崇一个城市,就是深圳。深圳显然是中国的新大陆,充满活力,无疑会成为中国未来20年发展最快、最有希望的城市。

从个人发展机会角度看,深圳值得考生重点考虑。而从学校角度看,伴随大湾区开发,大量一流高校必然涌入深圳,即便是目前,也已经有很多一流高校在深圳举办了分校,且发展迅猛,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南方科大等等。2018年,哈工大深圳校区录取分数竟然超过了校本部,创下了一个历史纪录,本身也反映了大家对深圳看好。

Part.3

如何平衡地域与学校和专业?

最经典的话题,莫过于“是选一个北京上海的211,还是兰州大学”?

坦率地讲,这完全取决于你的考虑,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举个例子,如果我在北京,儿子要考大学,我可能更愿意把他送到兰州大学,不仅为985的招牌,更希望他去历练一下,不宜让他在“舒适区”里待着。但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可能更愿意让她到苏州大学,体验吴侬软语等不一样的东西。

但如果我来自一个欠发达地区,我会更愿意把儿子送到北京上海的211高校。当然,如果上不了,我还是会把孩子送到兰州大学。女儿的话,我更愿意让她去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哪怕不是211学校,因为我对女儿的定位是不同的。

其实,高考分数已经给了我们最大的限制,三个原则卡下来,可以考虑选择的学校与专业就更少了,在平行志愿下,还有什么难题吗?

最后,提醒两个重要原则

第一,要从生涯规划角度出发考虑志愿填报,而不是算计分数的最大化。在这人生的关口,首先需要仔细想想,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去算计分数是我们在志愿填报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很多市场商家的噱头:“如何用600分上一个602分的学校”?

但记住,我们不是买白菜,需要先清楚朝哪个方向走,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否则再沾光的事都是吃了大亏,背离核心目标就南辕北辙了。

第二,孩子第一的原则。我反对在孩子的教养上“孩子第一”,但在填报志愿时,务必要坚持“孩子第一”,因为这是孩子的人生,不是家长的人生,在这最后一程,我们需要也必须放手。让孩子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他想要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负责的父母需要引导,但一旦有冲突矛盾,务必以孩子的意见为准,即便他选错了,他也不会有怨言,未来也会渐渐回到自己的轨道上,这一段弯路就是他最好的成长。

因为有一种现象叫“归因”,即把遇到的问题全部归为他因,一旦未来孩子有不适应,可能会抱怨父母“都怪你当初让我学XX”,“都怪你让我上XX学校”……这种情况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来说,都是一场噩梦。

最后,希望大家金榜题名,都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点阅读原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gong2022

gong202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