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大学考研进杭电,降格以求为何引众议 别人可能是以退为进

??2022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076万人,再创新高,很多家长看到这个信息第一反应是这些毕业生如何就业?那么我们再来看第二条信息,同样是今年,考研学生人数又将达到新高,据预估将达到462万人之多。考研是为了延缓就业、躲避就业成了大众均普遍接受的观念,不管这个观念是否正确,这两个数据放在一起,的确会让大家有此观感。

考研内卷已经超过了高考,可能很多网友不相信。目前研究生年招生规模已经达到了110万以上,预估今年会超过120万,其中保研学生录取人数估计在15万左右,那么考研录取人数也将超

过105万,报考人数如果按462万计算,录取率仅有23%不到。

985高校毕业生考研就不能选“三非”院校吗?

另一个让很多学生感觉考研内卷的事件,就是近日盛传的163名郑州大学毕业生、96名浙江大学毕业生、大连理工大学30人、华中科技大学24人,还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双一流高校、985高校、C9高校毕业生报考“三非”(非985、非211、非双一流)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时轰动全国。

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公布的相关数据,2022年报考杭电研究生人数 接近1.22万人,较去年增加0.37万人,其中学术学位考生0.44万、专业学位0.78万人;全日制报考人数1.12万、非全日制报考人数0.1万人。报考学生中,除本校应届生1241人之外,还有602人来自于上述公布的双一流高校之中。

有重庆某大二学生问笔者:“郑州大学毕业生考杭电还好理解,浙江大学这么多学生团报属于三非的杭电,为的是什么?为其能进华为、海康威视、大华、中国移动、宁波银行、浙江农村信用社等大厂或金融企业?那更强的21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同是985的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不更好?”这一连串的问题抛将过来,我也招架不住。

报考的学生,肯定能有自己的准确判断

对很多人来说,认为能考进浙江大学的学生,就都是一直优秀的,就一直只能往上走,只能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了,再不济也应该考平行的985高校了,怎么能降格到“三非”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呢?

还记得笔者之前写过清华大学学生转学进入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转学进入成都理工大学一事吗?进入名校的学生,都是优秀者,在优秀者丛林中竞争,能够继续往上走、甚至持平的同学,也只能有一小半了,另外一大半,要想继续深造,不得不降格以求。而要在国内寻求当今最热门的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门高校,除了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之外,也就只有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杭电、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了,对于位处浙江的考生,更因为浙江高校对浙江

学生的相对保护性招生政策,杭电成了最优的选择。

在当今国内升学观念中,往上走是普遍共识,甚至超八成的考生与家长不顾专业兴趣,只顾学校名气,但是,到了研究生层面,如果再不顾及专业能力,那毕业出来就真不如本科趁早就业,特别是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由于存在中年就业障碍,早就业早赚钱也是主流认识,既然要升学深造,那为就业出发,从浙江大学跳到杭电,对于浙大的中下游学生、不希望参与激烈内卷的学生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有时,下降是为了更好地上升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笔者虽然不太知晓具体情况,但并不认为他们的行为就不值得称道,我们何不以更理性的看法来对待这件事情,已退求进的方法,国人也并不陌生啊。

gong2022

gong202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