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真的觉得MBA是有钱就能上的硕士吗?
钱在MBA的入学过程中占不了什么比例,交了学费也不代表你有资格可以入学,MBA不是有钱就能读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1)MBA有报名条件,不是谁都能申请的
MBA 要求本科学历3年以上、专科学科5年以上、硕士/博士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MBA 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院校将招生门槛从专科学历提升到本科。
2)MBA考试也并非一考就过,近半考生在笔试环节阵亡
MBA需要参与管理类联考,和普研考生同一天考试,参与十二月底的国家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有两科:英语二(满分100);管理综合:包括数学、逻辑、写作(满分200)。
一般而言,考生总分需要达到150分以上,2020年的MBA国家分数线为:A线:175/44/88;B线:165/39/78。
对于在职人士来说,想要裸考过MBA考试是不可能的。虽然管理类联考的题目算不上多难,但也绝对不简单。
3)提前面试的难关
除了统考,在统考之前,大部分院校还会组织提前面试。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提前面试的考核形式和考察内容愈加灵活和多元,淘汰率也是居高不下。
以清北为例,提前面试的淘汰率近90%,即10人申请,仅有1人通过面试。
首先,MBA 有正规且系统的培养方案;其次,MBA并不是花钱就能买得到的。
读MBA不仅课程得上、作业得做、考试得去,而且学分要够、论文要写、答辩要过。总而言之,MBA并不是花了钱就直接坐等拿毕业证和学位证。
至于MBA 的学费,相较于其他专业是偏高的。但是MBA 学习过程中收获的资源、开阔的眼界,这些“潜在价值”远高于学费自身。
提问二
MBA 真的适合上班族吗?
回答二
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都会考虑在业余时间攻读在职MBA提升学历 。
可以肯定的是,在职MBA 项目就是特地为上班族而制定的,要不然怎么叫在职研究生呢。
那么报考在职MBA 优点有哪些?
1)工作学习两不误,业余时间完成学习。
MBA课程主要是周末或其他集中的时间段完成学习,所以MBA 学员不需要放弃目前的工作。他们
可以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完成MBA的研读。
也就是说,MBA学员可以一边工作赚钱,一边学习获得管理硕士学位,可谓鱼和熊掌兼得。
2)经济压力小,收入稳定。
在职MBA 学员基本上都能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算从原公司离职,MBA也不影响面试换工作。
相比较辞职读书的全日制学员来说,经济压力要小很多。
3)扩展人脉,结识行业精英。
MBA在读学员的平均年龄要比全日制学员年龄要大些,从初出茅庐没几年的小白到政治和商业精英都有,年龄跨度大概从20多岁到40多岁。
在这些同学中,很多人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成功经验,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之外,大家课余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本身就
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
因为身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大家很自然的会取长补短,总体水平就会一起水涨船高。
他们的社会阅历也更丰富些,与不同领域不同经历的人聚在一起,能形成深厚的同窗友谊。扩大社交圈的同时,也会让你收获很多。
提问三
从哪看出来MBA可以拓展人脉资源?
回答三
每次和大家介绍MBA,总是会被一次又一次地问:为什么要读MBA?
其实大部分人攻读MBA,一部分原因是提升技能和学历,另一方面是多拓展高端人脉。
谁都知道,朋友多了路好走。更何况在商业世界中,校友资源更加显得格外的珍贵。
今天帕帕尼就和大家聊一聊校友资源的重要性。
MBA 学生从同学身上学到和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往往一样多,商学院强调的Team合作问题,所以考虑在未来的两年你会和谁一起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校友关系网络不尽相同,MBA 项目规模越大,其建立的校友网络就越广,分小组时对于小组成员的职业搭配也就涵盖的越全面。
比如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MBA 在分学习小组的时候,会让每个小组的人员都涵盖各个重要的行业和职业。
MBA 校友圈是从知识、人脉、事业机会三方面创建一种超越“工作圈””朋友圈”MBA 学习型交际平台,从综合因素看,它能提供对个人与事业发展最有价值的新型社交模式和关系渠道。
在校友圈里,你或许能在学长学姐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或许可以在同班同学找到行业精英,当然也可能在校园中邂逅未来的超级BOSS或者相伴你一生的那个他。
一般而言,MBA的同校校友们都会建立校友群,这群中数百人,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都有,无论谁需要什么,在群里喊一声,少有无应答的情况,而且群里各种资源或渠道应有尽有,简直像是哆啦A梦的口袋。
研读MBA所带来的的人脉资源不可小觑,在你遇到困难时,这些人脉资源、校友资源或许就会是你化险为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