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结束!给考研的你把把脉丨备考初期疑难杂症及防治指南…

原标题:五一假期结束!给考研的你把把脉丨备考初期疑难杂症及防治指南

转眼,2023年已经过去了 三分之一又好几天。

春夏之交,繁花似锦,在即将过去的五一假期里(嗯?假期?什么假期?),朋友圈充满了各种“诗和远方”,亲友相聚、好友畅谈,世界处处都是爱与和平。

然而有些人却身处人生中最重要的 十字路口,彷徨、抉择、焦虑……滂沱的情绪开始侵吞他们 快乐的生活和健康的毛囊,这都源自他们做出的一个共同的 决定——考研。

大多数考研er的备考周期都在6个月左右,5~7月,正是“入坑”的密集期。 考情资讯的收集、目标院校的选择、备考方法的整理、初看课本的迷茫……每一项“破冰”任务都像是一座大山,压在考研er的心头。

看你印堂发黑,目光无神,唇裂舌焦,元神涣散…….来,我给你把把脉,想必是有这几大症结:

01

择校纠结症:

兄弟们我冲了!不,我不配!

?临床表现:古人常言,选择决定一切。无论是一战还是再战的伙伴,择校对于备考来说都至关重要。挑选目标院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自身能力和院校的报录比、地域、学科排名等因素,虽然现在信息收集已不是什么难事,但有时依旧不免感到 信息过载、眼花缭乱,最重要的—— 担心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清晰的认知。

?对症下药:择校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后续部分院校也可能会有考试科目或招生计划的变动,因此在确定目标院校时,可以进行初筛,承包一个“小鱼塘”,多几个“备胎”也没关系。最关键的, 先!行!动!起!来!后续再根据自身的复习情况明确目标。

虽然不同院校的复习内容可能有所差异,但 《传播学教程》、《范式与流派》、《新闻理论十讲》、《新闻学概论》等等这些经典参考书目几乎各大高校通用,即使不是考察重心,了解不同教材的写作风格和知识脉络,也能帮助我们巩固基础知识、拓宽理论视野。

当然,觉得自己读无聊或者读不进去——宝藏教材带读课程我已经说累了:

2024小小班x豚饲白嫖计划

当然,对于有明确目标的“头铁”选手,那就不要三心二意, 看准目标冲就完事儿了。

02

知识摄取障碍症:

看不懂、看了就忘、无收获感

?临床表现:复习开始较早的朋友在这一阶段已经通读了部分参考书目,而 如何巩固知识和整理笔记又成了下一阶段的难题。新传专业知识点琐碎,每本教材的思路结构又各不相同。看书时觉得自己都理解差不多了,合上书大脑又一片空白;下定决心整理笔记,又不知从何下手,费时费力写成厚厚一本,却只是教材原文的“摘抄”,除了证明自己似乎足够努力之外,之后再也没有机会派上用场。

对症下药:现阶段仍处于打好基础的时期, 不需要过分纠结于“看了就忘”这件事情,暑假黄金期和后续的冲刺阶段都是你不断加深理解和反复记忆的时间。 切忌抄书做笔记,现阶段的任务对知识进行通盘的把握,如果想要做笔记,可以先勾画学科知识框架,随着对教材内容的不断熟悉,再逐渐填充框架内容。

来来来!马住做笔记的正确姿势:

那些考研大佬的神仙笔记都是怎样练成的?

03

深度学习障碍症:

生命流逝加速,啊~一天又没了

?临床表现:无法管住在手机面前蠢蠢欲动的双手,看似在作用功学习状,实则每隔一会儿就得看一眼手机,学习五分钟,休息俩小时。 沉浸式吃瓜,蜻蜓点水式学习。

?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让手机变成筑梦途上的障碍,可以选用一些帮助集中注意力的app,像 番茄工作法、forest专注森林、应用锁等,或是把手机关机放在看不见的地方,甚至不带智能手机去学习。

不知道用什么工具?这里有整理:

这些宝藏学习app,我不允许有人还不知道

重度患者尤其要记住,从选择考研那一刻开始,手机就不再是娱乐工具,一些该卸载的app就果断卸载,等习惯了没有手机、沉浸书本的生活,你会逐渐发现与世界“断连”的美好。

04

环境适应障碍症: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临床表现:一战考研人正处于大三下学期,一些同学本学期还被安排了专业课程,只得在应对学校课程的同时复习考研知识,课程作业、小组pre、阶段测验……每一项任务似乎都容不得马虎,于是只得被迫当起“端水大师”。

而二战考研人即将迎来毕业,离别的氛围充满了校园,而身边的同学也陆续有了未来的打算,看着朋友圈里的拟录取通知和大厂offer,对自身未来的不确定也成功引发了焦虑,专心复习变得越来越难。二战or not二战,这个问题让人夜夜难眠。

已踏入职场的考研人时间更加紧凑,备考的场景时常在通勤的地铁上,工作一天下来还需要利用休息时间复习考研知识,现实和理想之间隔了太多阻碍,微光时明时灭,太过粗粝的现实又让考研这件事情越发美好。

?对症下药:无论是一战还是再战的伙伴,在复习的过程中总要处理一些无关复习的事项,没有人可以一刻不停地投入考研复习当中。 必须完成的事项,就去认真完成;允许划划水的时刻,就无条件地以考研复习为重。

时间和心态管理是备考过程中始终伴随我们的重要任务,而随着复习的逐 渐展开,我们在各个方面达成平衡的能力也自然会不断提升, 过滤冗余信息,专注复习计划才是我们应当做的事情。

今年的经验帖中,就有不少在职考生平衡工作与学习的绝佳范例:

人大专硕总分第二:冷静分析、放平心态、学会真正的「放松」
人大专硕初试第二:学会“摸鱼”,拒绝“长期主义”,以及坚持
社科大专硕总分第二:在职、跨考、二战,仅备考四个月

05

朋辈压力症:

别人在狂奔,而我,原地踏步

?临床表现:眼睁睁看着别人保研/实习/工作/考公收获满满,而自己在一

条不知道有没有结果的路上摸爬滚打。 人家offer一个接着一个,我问题一茬儿接着一茬儿。

?对症下药:归根到底还是心态的问题,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靠自己去走, 自己的人生绝对无法在羡慕嫉妒恨中找到平衡,何不安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往下扎根”的日子,请专注自身(ps:朋友圈真的可以关掉,眼不见心不烦……)。

如果实在扛不住,心态崩盘,也不要一蹶不振, 所有的负面情绪在备考过程中都再正常不过,没有必要过分夸大它的不良影响,也应该给自己一个喘息和调整的时间。向家人朋友、师兄师姐倾诉自己的烦恼,在剁手的快乐中释放焦虑,哪怕自己一个人看看电影、跑跑步,都是很有效的调整方式。

选择了考研,我们就要走进去,但也要适时抽离出来,考研只是一个阶段,不过人生的百分之一二而已。

聊了这么多疑难杂症,还是希望大家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考研。我们已经看了太多 极力渲染考研悲壮的推文,而太多类似内容的输入只能徒增焦虑,仿佛下一秒自己就会被推上“刑场”。

事实上,考研更像是一段学着与自己和睦相处的旅程,在这段时光里,我们 专注于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关注自身每一次小的进步,并在心底为自己欢呼雀跃,这段体验独一无二,且之于我们弥足珍贵。

现在我们所做的努力,时间自会给我们答案。五月的考研人,一切还皆有可能。

人大班上岸30+人,院校班翻倍!小小班2023考研喜报

二〇二四 新传考研白嫖计划启动

3本核心书目逐页带读+配套笔记

很高贵 但免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gong2022

gong202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0